5G的独立组网标准在6月份已发布,但真正的5G标准文档,相信不仅很多人不知道是怎样的,就算看到,也一脸茫然——全英文,而且专业性太强,就算你朋友是英语高手,但看到这些专业词汇,也会一脸萌比。
5G哥尝试翻译一些这些5G标准文档,文末提供免费下载方式,如果喜欢就下载看看,顺手转发一下,让5G哥有继续的动力!
5G哥
今天翻译的文档是:《5G物理层概述(Release 15)》
它对5G物理层的标准要求提出了框架性的描述,特别说明的是,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对于信道编码,明确了“用于传输数据块的信道编码方案是:准循环LDPC码,PBCH和控制信息的信道编码方案是基于嵌套序列的极化编码(Polar)”。
前言该技术规范由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制作.
本文的内容需要在TSG范围内开展工作,并且可能在TSG正式批准后发生变化。如果TSG修改了本文的内容,TSG将重新发布新的版本,其中发布日期的标识和版本号的增加规则如下:
版本号 x.y.z
代表意义:
x 第一个是数字:
1 提交给 TSG 的讨论内容;
2 提交给 TSG 批准的内容;
3 或更大的数字,代表 TSG 已批准的内容,但保留修改权限.
y 它如果改变,表示有实质性的技术改进、更正或更新, 例如有重要更新时,本数字会增加.
z 如果只是文档编辑性、描述性内容的更新,则只有这个数字会更新。
4 物理层的一般描述4.1 与其他层的关系4.1.1 通用协议架构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无线接口覆盖用户设备(UE)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无线接口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L2)和应用层(L3)组成.TS 38.200系列描述了物理层(物理层)规范。 应用层(L3)和应用层(L3)在38.300系列中描述。
图1显示了物理层(物理层)周围的NR无线接口协议架构。 物理层连接数据链路层(L2)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和应用层(L3)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不同层/子层之间的圆圈表示服务访问点(SAP)。
物理层为MAC提供传输通道。 传输信道的特征在于如何通过无线接口传输信息。 MAC向数据链路层(L2)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子层提供不同的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的特征在于传输的信息类型。
[url=][/url] 广而告之4.1.2物理层给更高层提供服务
物理层为更高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对这些服务的访问是通过MAC子层使用传输信道。 细节在[2]中指定。
4.2物理层的一般描述4.2.1多次访问用于NR物理层的多址方案基于具有循环前缀(CP)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 对于上行链路,还支撑具有CP的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OFDM(DFT-s-OFDM)。 为了支撑成对和不成对频谱中的传输,启用了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
层1以基于资源块的带宽不可知方式定义,允许NR层1适应各种频谱分配。 资源块跨越具有给定子载波间隔的12个子载波。
无线帧的持续时间为10ms,由10个子帧组成,子帧持续时间为1ms。 子帧由一个或多个相邻的时隙形成,每个时隙具有14个相邻的符号。 关于帧结构的更多细节在[2]中规定。
4.2.2物理信道和调制下行链路中定义的物理信道是: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
-物理广播信道(PBCH),
上行链路中定义的物理信道是: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
-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
另外,信号被定义为参考信号,主要和次要同步信号。
支撑的调制方案是
-在下行链路中,QPSK,16QAM,64QAM和256QAM,
-在上行链路中,QPSK,16QAM,64QAM和256QAM用于带有CP和π/ 2-BPSK,QPSK,16QAM,64QAM和256QAM的OFDM用于带有CP的DFT-s-OFDM
4.2.3信道编码用于传输数据块的信道编码方案是:准循环LDPC码,其分别具有用于2个基本graphs和8组奇偶校验矩阵。 一个基本graphs用于大于特定大小或初始传输码率高于阈值的码块;否则,使用另一个基本graphs。
在LDPC编码之前,对于大传输块,传输块被分段为具有相同大小的多个代码块。 PBCH和控制信息的信道编码方案是基于嵌套序列的极化编码(Polar)。 删余(puncturing技术从这两个校验序列中周期的删除一些校验位——译者注),压缩和速率复用匹配。 信道编码方案的更多细节在[4]中规定。
4.2.4物理层流程涉及几个物理层流程。 物理层涵盖的此类流程是;
-小区搜索
-功率控制
-上行链路同步和上行链路定时控制
-随机接入相关流程
-HARQ相关流程
-波束管理和CSI相关流程
通过控制频域以及时域和电源域中的物理层资源,在NR中提供了对干扰协调的隐含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