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再难,我也不会轻易放弃影片。”
影片行业停摆五个月后,一位普通影片从业者对眸爷说出了这句话——昨天下午召开的北京相关防疫会上,提出了“影片院、KTV等密闭式文娱场所暂不开放”,影片人期待的复工又一次被延后了。
从当年为了影片梦只身北漂,到后来看到自己参与的项目上映时热泪盈眶,再到如今在行业停摆期内迷茫彷徨,和无数影片人一样,这位从业者在过去的几年里经历过太多的大起大落,当下也处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围困当中。不过他还是很坚定地告诉眸爷:“从来没有悔恨过选择了影片。”
眸爷无意在行业气压最低的时候,给大家灌上一碗鸡汤,只是想通过这位朋友的话,告诉那些还在岗位上坚守的影片人们,在这份共同的热爱面前,你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也正是因为这份同样的热爱,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眸爷和毒眸的小伙伴们一直都想着,能否为行业做点什么事情,能否也在行业的低迷期,为行业出一份力——作为内容工编辑,大家率先想到的,自然是从行业观察的角度,去探索一下行业的问题,在信息交互层面给大家带去更多的帮助。
而要说到最近大家思考得最多的问题,除了“影片院何时能开门”(眸爷也想知道答案),那便是疫情固然行业带来了很多的困扰,但放眼整个产业的角度,停工是影视行业迷困的根本原因吗?
答案或许不尽然。眸爷认为,疫情外更核心的原因或许在于,国内影片产业的盈利模式单一,成也票房败也票房,而影片本身又是典型的单片模式。
有时候,一部影片的票房成败,甚至会决定一家影片企业的生死。
这是产业走到今天,必须解决的问题。疫情的影响,让大家不得不直面这些问题,没理由再去逃避这些问题。 焦虑吗?
眸爷先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这不是中国市场独有的问题,20多年前在美国,好莱坞的“六大”也和今天的中国影视企业一样,面临着生死攸关的至暗时刻,被单片影片的商业模式所桎梏着。
没有品牌作为产业运营的抓手,好莱坞的资本开始退潮,华尔街也渐行渐远。
危机之下,好莱坞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了变革。典型的要数迪士尼,这家如今全球头部的影视娱乐企业,在过去15年里,完成了从作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而国内至今还没有开始这样的变革。
就拿去年来说,2019年一共有422部国产片上映,其中票房过亿的仅有47部,大部分影片可能连成本都很难收回。
而自国内影片快速市场化以来,这些年的国产片,虽然有50多亿的票房神话、也有投资回报率惊人的爆款项目。但大部分影片可能连成本都很难收回,更别提盈利了。
这样的局面直接带来的,是资本的远离。
眸爷还记得在2017年,全国影片票房年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
2016年后,增速骤减、放缓至1%,与大盘放缓同时发生的,是约9成的圈外资本和热钱的集中撤退。
2010年-2020年票房详情环比(数据来源拓普)
为什么撤退?这个话题,眸爷和一众影片行业大佬、投资人聊过多次。核心原因:无论是影片项目,还是影片企业,都没有持续盈利能力。
什么意思?一部《战狼2》的票房可以高达50亿,但下一部什么时候上映、上映后票房如何?如何保证下一部也能盈利?谁都不能保证。
而其背后的出品企业,可能靠着一部影片赚的盆满钵满,但下一部挣钱的影片又在哪里?
再往后说,即使企业运气好、每部影片都能挣钱,但如果一部影片忽然不能上映、更甚至大环境变了,影片无法上映,那么影片企业又将如何生存下去?
图解疫情下的影视业(图片来源:澎拜资讯)
可以说,国内的影片项目和企业,是成也票房、败也票房了。
从影片本身来看,好莱坞成熟的影片工业,能保证一个IP衍生的系列影片,维持在一个稳定的产量、更新频次,并保证影片品质在一定的水准之上。
这样持续输出稳定内容的能力,也能带给影迷持续的内容、拥有大批粉丝、甚至成为用户的精神土壤、成为一个品牌
不止如此,影片的收入来源并不只来自票房,其线上流媒体、DVD及各种影片版权收入也带来收入。
此外,影片文本以外,影片所涉及IP的相关衍生品、线下授权、乐园等业务收入也十分稳定,甚至有可能是企业中重要的收入组成部分。
回看国内市场,似乎除了目前更面向儿童市场的《熊出没》、《喜羊羊》等IP,其他影片都还是单片影片逻辑——
即不能保证持续的系列化内容,就算形成系列化的影片也可能因为主角换人、主创更换等,无法给用户系列化的感觉,就更别提企业能从中获得持续的盈利了。
这,就是资本撤离的核心原因,也是国产片目前的痛点之一。
而今天行业虽然进入了冰冻期,但眸爷很欣喜的看到,从业者有了比之前更强的危机意识,寻求升级的意愿也更强了。毕竟,产业若不升级,便没有自由创作的土壤,而自己若还停在原地,就会被市场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