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门户论坛百科APPEN| 举报 切换到宽版

亚星游戏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亚星游戏官网-yaxin222  上士

注册:2022-7-6153
发表于 2022-8-28 17:55:1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通信老张 于 2022-8-28 18:13 编辑

现场学习中国电信自研DCI BOX后的5点总结

       老张学通信懂传输做网络,最近把自己的一些观察和思考,写成帖子发在C114后,收获了不少点赞,也收到不少攻击;甚至有私信骂我是枪手,收黑钱维护大厂利益。这个言过其实了,我不收谁一分钱,也不为谁代言人,据个人观察和公开信息,发表一些观点,纯粹是保持独立思考和对技术的热爱。最近设备开放解耦很热门,也算蹭热点,把技术话题放在阳光下讨论,越多人参与辩论,真相也就自然就能越辩越明了。


       抽空去未来网络大会现场转了一圈,看的出来越办越好,新理念新技术很多,说实话,老张能听懂的越来越少了,我认为百花齐放终究是好的。巧的很,看到了中国电信展示自研的盒式波分设备及控制器,详细听了电信的专家先容,尤其对这张片子印象深刻,回来就刷到公众号总结,也放了这页片子,就直接借用一下。
电信片子-1 - 副本.png
图片来自 中国电信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精彩回顾:中国电信研究院多项成果亮相第六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

       要为中国电信敢说敢做,敢于在定制的网络设备上贴上中国电信的铭牌的勇气点赞。听了专家的先容,结合自己的思考,基于这张片子提到的标准化、国产化、高可靠性、成本可控和全光底座的5个特点,谈谈我的思考和总结。


第一点思考、定制化的灰盒设备看似标准化,从根上就不能实现任意替换,也没法摆脱厂家,只是从绑在大厂家的船上,变成绑在中小规模的厂家船上了
       定制化的灰盒设备,详细定义了网管接口、功能、接口和板卡大小,甚至细化到LED和颜色定义。设备的软硬件都是由不同的设备厂家设计制造的,虽然外形一样,但实际上不同厂家的实现方案是不同(背板定义、结构件),板卡都不能跨厂家兼容,即A厂家的板卡没法插到B厂家的设备上,A厂家的设备也不能和B厂家对接。定义的8槽位的插卡式设备,说可以用于城域网的组网建设,8槽位可以支撑几个T,可以扩容10-20年了,使用周期非常长。那么看到的问题有:
    1,无论扩容还是扩方向,实际部署的A厂家的设备,无法切换到B厂家扩容,还是依赖A厂家上扩容;
    2,新的板卡和特性引入,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修复,需要对设备App升级,这依赖原厂家开发,然后再引入新特性,并没有实现网管、设备和厂家的解耦;

      除了外形看起来一样外,采购和使用模式并没有变化。现在是中国电信和大厂的大船绑在一起,未来改成和中小规模厂家的小船绑在一起,10-20年的长周期,友谊的小船翻不翻、什么时候翻就不知道。
      去年招标的DCI BOX I型和今年自研的DCI BOX II型就完全不兼容。DCI BOX I型招标四个厂家据说有10多种小小的光电的盒子不兼容;这次DCI BOX II型自研招募招标,4个厂家有4套方案;后面如果再公开发标,还有新的供应商,新的盒子进新的板卡进来;这都还没有开始上网,就已经搞出这么多种不同的盒子。如果要想进一步标准化,必须定义到背板级的板卡兼容,势必会出现III型,在做做升级VI/V型估计也不远了。

       老张之前提过,所谓“定制的”的“标准化”会带来更多新的问题,一个非常简单的场景,都贴着中国电信牌子的设备,功能也一样,外形也一样,有个设备的板卡坏了,省企业运维人员到底拿哪个厂家的板卡去站点换板呢?如何保证不拿错呢?当新I/II/ III/IV/V都出来后,每年集采都有新的厂家加入,想象一下会把那么多区县分企业搅成一锅什么样的粥。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可能是通过固定分配区域和份额以简化板卡种类,那和所谓的“标准化”和“自主掌控能力”又背道而驰了。估计中国电信的专家早有方案,只是老张是局外人看不懂而已。


第二点思考、中国电信定制的设备不太可能是国产化,也不可能提升国产化,都是中小规模的设备厂家购买国外器件做简单集成,国企这样宣称不太准确,有误导性
       传输这个圈子不大,底层技术和器件技术含量高,谁能做设备,谁能做器件是清楚的,尤其是底层核心芯片、关键模块。大厂家的芯片、相干光模块、WSS、OTN芯片等都是花钱自研的,肯定不会开放出来。就算低端一点的国产化的无源器件,基本都是大厂家养起来的。在大厂家都不积极参与的情况下,连成熟的无源产业链,我估计也很难将供应链开放给中小规模厂家使用了。

       都说DCI BOX便宜,中小规模厂家的利润诉求虽然不如大厂高,很少听说这些厂家会去投资上游的产业链,不是觉悟不够,而是没有资源和精力。这是老张一贯的观点,国产化的提升一定是靠大厂的规模优势去投资(不同观点的的人可以骂老张为大厂洗地、唱赞歌了!),产业链培育一定是短期亏钱、长期省钱的长线投资。中小规模厂家解决企业生存问题,已经不容易了,很少有精力和资源去做这种长期的国产化投资,可能还没有国产的东西培育成熟,产品和企业都不在了。作为运营商,中国电信更不可能有那么多资金去培育和直接投资底层的产业链,基本是有啥用啥,那就只剩大厂不用的和国外的了。

       当所有都在呼吁大力发展国产化替代、推进信创化,业内对通信类的关键基础设置甚至有更高的希望的时候,国产化是个ZZ正确。我理解的国产化不仅仅是中国系统厂家做出来,而是要真看底层产业链。打几个电话的访谈,了解到自研设备的底层核心器件怎么样,推测其国产化比例非常的低。中国电信的传输专家水平是非常专业的,对产业链也有深入的研究,所以在现场讨论时,场面比较尴尬,也就不深聊了。中国电信作为央企,应该知道自己设备的国产化情况,甚至老张觉得电信希翼通过自研,来提升国产化都不不太可能达成,除非电信自己下场花大钱自己投资产业链。


第三点思考、建网成本可控的愿望很美好,但基于一家运营商使用的规模和大部分国外的产业链情况,结合最近定制涨价50-100%的价格来看,难以降低建网成本
       关于成本可控这个点,我详细谈过好几次,标准通信设备降成本核心是量是规模,靠国产化供应链的降成本。通过多厂家相互竞争,尤其是多拉中小规模厂家倒逼大厂家是非常有用的短期方式。经常发生的事情是小规模的厂家为了保证中标,宁愿价格大跳水,大厂家也只能跟着降价,结果中标后中小规模厂家不交付,大厂家没有利润也不愿意长期投资,在我看来这其实产业最不想看到的三输的局面。长期来看,单一运营商定制的设备,怎么都不可能比全球标准的设备有优势。这个月自研设备代工招募的结果出来了,果然涨价50-100%,超出我的预判了。

       我现场问电信的专家,建网能省多少钱钱?专家预估是20%左右,看来和之前的 “DCI BOX产品简化运维操作,可降低建设成本超20%” 说法一致,我一直对这20%成本节省我都怀疑,还是那4条原因:1)运营商自己研发产品,一定有研发的成本,中国电信2022年上半年业绩称加大研发投入,上半年投入57亿元,同比增长54.8%;2)运营商自己做的设备也要交付、也要维护,也需要成本,年初资讯说电信注册9亿成立一家企业加快自主研发成果规模推广;3)多搞一套传输,各种配套、光纤、维护一张新网,维护成本;4)各种规模的供应商,在省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运营商的多花钱比节省的钱是多是少就不好说。

       运营商定制通信设备的逻辑太简单了。我要是厂家,我都会这么想这么做:电信都到我家来定制设备了,这次涨不涨你都一定会要的;而且一旦你用起来了,因为板卡跨厂家不兼容,你一定要长期用我的,涨价都是我说了算,除非你新买其他供应商的盒子再新建一张网。这轮中标的四家候选人,价格最大偏差2.5%,最小偏差0.08%,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涨价,还是未开始建网就被四家绑着涨价。这也是前面对“标准化”的分析,只是换次船而不是真的上岸了,难以做到自主掌控。

       搞了这么多年的网络,我老感慨是我自己把过多的注意力都放在那几台供应商的设备上,不去盘算网络、架构和运维的大账,真的有点舍本逐末、本末倒置了。


第四点思考、做出设备简单,上电跑起来也不难,高可靠性不仅是刷一层漆这么简单,规模和时间是检质量的尺码,省内维护人员和用户反馈才是最终检验标准
    我问现场先容的专家,可靠性高是指什么,是现在的设备可靠性不好吗?专家的说明是说设备涂了三防漆。我虽不懂通信设备的可靠性是怎么做的,但直观的感觉是可靠性不是靠刷漆来提升的。多年不做具体的设备工作了,靠刷漆提升设备可靠性这种方法,还是20年前HUAWEI交换机搞的把戏了。我记得有那么一阵子,因为设备老坏老故障,先是拧桶全国刷漆,后来又是器件硫化,光模块又批量失效召回,再后来又是各种太阳黑子,直到2010年左右质量问题才消停下来。如果自研设备还处于刷漆的阶段,估计还真要努力一把才能把质量做稳定。
电信片子-2 - 副本.png

图片来自 中国电信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精彩回顾:中国电信研究院多项成果亮相第六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
       我现场看了机柜里面的自研的设备,还是我第一次看到真机,除了设备上到处都是中国电信的铭牌外,设备做工不算精致:机箱铁皮看起来比较薄,各种缝隙也很大,光纤法兰口歪歪扭扭,都是红灯亮,隔着机柜都能听到不小的风扇呼呼的噪声。可能真的是中小规模的厂家做的第一代传输产品,对比几年前在光博会上看到Tencent展出的设备都差一些。不知道为啥,看了这实物设备,我想起我的第一台车,是辆二手的捷达。


第五点思考、全光网网络基础很领先,全光底座也是个好概念,传输的网络的底子打牢了,万丈高楼才不至于建在沙丘上
去年11月韦乐平总发布《全光网2.0技术白皮书》的时候,我就第一时间下载来学习了,说实话挺感动的,韦老那么大年纪了,还能深入思考和展望,提出全光网2.0的理念,并积极推进,总让大家这些做网络不思进取的晚辈汗颜。几乎在同时,中国电信就宣布要成立了开放光网络产业论坛,我就觉得苗头可能不对了,从那时候起就一直密切关注全光网2.0和开放光网络的进展。从科技创新、自研设备、成立企业做设备卖给自己。我看到过韦老在一篇采访中也提到“与制造商和互联网应用企业相比,运营商的科技创新应该顺应改革开放以来行业发展的大势和定位,发挥自己的特长,规避自己的不足,主要聚焦在应用基础研究、网络架构和组网技术、上层管理控制App、通用数字化平台、组网或安全必需的少量非标设备的研发,尽量少涉及标准化通用设备和同质化的互联网应用,着力发挥自己的网络优势和渠道优势,在云网融合所涉及的技术、业务和应用上坚持不懈、长期耕耘。”我一直笃信运营商做设备,那是贝尔时代,虽然辉煌,但也没落,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在对未来网络大会的展出成果总结时,中国电信研究院的公众号说“随着大带宽DC互联需求的增长与全光网2.0城域波分的建设,中国电信自研的盒式波分系列产品将持续为互联网、电商、云服务商等提供大带宽、低成本和易扩展的产品方案,同时满足省内DC中继、环形组网等需求,助力打造城域全光传输底座。”用这些设备,作为中国电信宽带用户上个网心里都不踏实;要用于承载成千上网的用户,还联接重要数据中心,我不知道中国电信的大客户,心里会不会踏实呢。

       不止一个省内的朋友给我讲过,即便是DCI BOX I期中标的4个厂家里面,都有好些是不自己研发生产设备的,靠换个铭牌就中标了。就在两周前,有家真做DCIBOX II型开发的厂商给我吐槽,原以为DCI BOX II是全部公开招标,他们能挣点辛苦钱;结果做到一半,改成代工招募自研自产自销了,把最有利可图的光层先划走。结果招标出来的中标候选人中也有不自己做设备,靠换个铭牌就变成了中国电信的供应商,再贴上中国电信自己的铭牌就变成了自研的设备了。他的一句话,把老张逗乐:一顿操作猛如虎,大厂小厂都赶走!

      再回到DCI BOX的创新上,说要加强云网核心能力的攻关,现场听了专家先容,也看了网上的一些先容;对具体的特性不太懂,但确实也没看出那个是新增功能,基本都是经常听到的成熟功能。就开头的片子先容的特性,真没有觉得那条是需要科技攻关的关键技术。

      现场专家讲的自研SDN控制器能管理多厂家,有连纤关系的3D可视功能,可真实呈现设备形态,有效降低运维难度。这个功能,早几年Nokia给公开演示见过类似的功能,后来据说Nokia自己的开源控制器做不下去了,把这个控制送给某OTT,OTT基于这控制器在做自己的控制器。我在先容自研控制器的视频时,片子右上角还能见到很大的Nokia设备铭牌,不知道这控制器是不是也是一脉相承、传承有序的。
电信片子-4 - 副本.png
图片来自 中国电信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家观点|中国电信研究院李俊杰:面向云改数转的全光网2.0演进》视频截图

最近我想明白了一件事儿,为啥国外的几个开放组织,包括OpenROADM刚开始都红红火火,后来都偃旗息鼓了,本质是他们做创新的人忽悠完了没人没钱,还得靠供应商干活做创新,供应商当然不会积极配合了,谁都不愿意革自己的命。在国内可能就不一样了,因为是鼓励国企运营商做创新,有的是预算,招兵买马,加上集团文件和政策推进省内落地,强KPI管理,很多东西都可能不一样了。

      但没准儿靠这种创新方式,还真能发挥大家国企运营商的优势;但回到中国电信的自研的DCI BOX这件事情上,可能的确是老张愚笨,确实没有看出标准化、国产化、高可靠性、成本可控、全光底座、自主可控和创新等亮点。本文仅为个人参观后的个人思考,如果有用的观点,也供中国电信参考,如果有不对的,请及时指出,老张一定修正。

      老张还是呼吁大家基于事实讨论,大家多讨论技术观点,不要攻击任何企业和个人。大家多带包容心,看看怎么发展吧。


举报本楼

本帖有 97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大家 |网站地图  

GMT+8, 2024-9-22 15:37 , Processed in 0.36202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