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主叫信令流程? 1. 答:UE向RNC发起RRC连接请求; 2. 无线链路(RL)建立; 3. DCH_FP上下行同步; 4. RRC连接建立完成。 5. 发送UE初始消息。 6. CN向UE发送鉴权请求并得到响应; 7. 安全模式建立完成。 8. CN向RNC发无线接入承载(RAB)指派请求; 9. RNC与Node B间无线链路(RL)同步重配置完成; 10. RNC与UE间无线承载(RB)建立完成; 11. RNC向CN发无线接入承载(RAB)指派响应。 12. RRC连接释放完成; 13. 无线链路(RL)删除完成。 问、系统消息? 答:MIB:PLMN标识及SB (schedule block)/SIB(system info block)的调度信息 SB1、SB2:SIB的调度信息 SIB1:NAS层的系统信息和UE定时器/计数器 SIB2:URA的信息 SIB3:用于小区选择和重选的参数 SIB4:连接模式下用于小区选择和重选的参数 SIB5:用于小区公共物理信道配置的参数 SIB6:连接模式下用于小区公共物理信道配置的参数 SIB7:上行链路干扰和动态持续电平等信息 SIB8、SIB9、SIB10:用于WCDMA系统 SIB11:测量控制信息,即邻区列表 SIB12:连接模式下的测量控制信息,即邻区列表 SIB13、SIB14:用于WCDMA系统 SIB15:用于定位业务的信息 SIB16:GSM-TD-SCDMA系统间切换所需要的预配置信息 SIB17:连接模式下共享物理信道的配置信息(TDD) SIB18:邻近小区PLMN信息,用于运营商网络共享 问:后台指标掉话CONTER有哪些,掉话的优化思路? 答: AAL2链路失步导致IU释放 | | | | | | | VS.IuRelReqCs.IubAal2Fail | VS.IuRelReqCs.IubFpMdcAbnorm | VS.IuRelReqCs.IubRlFailInd | | | | VS.IuRelReqCs.UeRbRecfgNoRsp | | | | | | | | | | VS.RabRelReqCs.CellCongest | VS.RabRelReqCs.IubAal2Fail | VS.RabRelReqCs.IubFpMdcAbnorm | | |
1)RL失步 可以采用以下的处理方式: 处理弱覆盖区域(通常接入电平较低,可以通过PCHR工具确定用户的RACH接入电平)导致的RL失步掉话,可以通过RF调整进行处理,另外对于RF调整无法进行调整的可以考虑通过调整最小接入电平,避免用户接入T网或者调整2G/3G互操作参数,将用户迁移至覆盖更好的2G网络; 调整无线链路最小发射功率; 确定是否存在上行ISCP异常问题,核查处理内、外部干扰; 营业厅或者出售SIM/终端场所的异常操作(拔电池、频繁试SIM卡)导致的RL失败可以通过PCHR确定。 2) SRB复位 SRB复位,主要是由于上下行链路质量较差导致,处理方法有: RF调整; 2G/3G互操作调整,将用户迁移至覆盖更好的2G网络; 3)RB失败 切换失败导致的掉话,可以通过核查联合报表和CELL to CELL切换统计确定,梳理邻区关系,确定目标小区是否存在问题(硬件故障等); 部分异常终端问题,通过PCHR确定问题终端类型。 问:ATU保障方法?ATU保障中速率应该如何保障? 答、使用HSDPA VIP用户方案拉网,在PS用户数多的小区,如果载波数大于等于3个,建议只配置一个R4载波,留出更多的H载波给H用户使用,如果配置两条H载波用户还是无法占用H,建议移动扩容增加H载波,保证拉网用户能够占用H,HSDPA切换掉坑严重:打开RNC内H切换马上激活,可缩短H业务切换时延,从而降低PS掉话概率,HS-SCCH ISCP高,TS6干扰较大:优化SCCHMAXPWR,将该小区的SCCHMAXPWR改为-30,还不行可以尝试-60,避免频繁切换:频繁切换会大幅降低H速率,而且频繁切换对Mos等其他路测指标也有影响,根据现场环境调整天馈,尽量减少切换次数。 问:HUAWEI的什么算法一开启对掉话这些有立杆间影的效果 答:信令帧增强、IDCA、MCJDe、 问:IDca的强邻区可以配置多少个? 答:现在iDCA推荐策略+自动强邻区;手动配置的话强邻区6-16个(不太确定) 问:DCA和载波优先级以及RRC建立的关系 答、基本没关系,RRC现在都是用IDCA算法,第一优化先都是老载频,ISCP,优先级基本在最后的位置了 问:近期的有那些算法运用到实际中去。 MCJDe、HSDPA慢速功率控制、干扰抑制技术(iDCA)、IMEI跟踪分析技术 问:定时器先容 问:H载波支撑多少个用户,怎么算出来的? 在2:4配置下,下行只有TS6空闲了12个SF=16的码道,上行两个时隙还剩余28个SF=16的码道。如果要接入HSDPA用户,必须有空闲的码道资源分给上下行A-DPCH使用。
下行:在不打开伴随信道复用开关的情况下,下行最多只能接入6个HSDPA用户。打开两倍复用可以接入12个用户。
上行:上行A-DPCH占用的码道资源与上行分配的速率相关。目前采用RBC算法,上行初始接入速率按照NBR分配,实际速率根据需求动态调整。初始接入速率默认32K,每个接入用户占用一条SF=4的码道,所以上行可以接入6个用户。如果修改上行初始接入速率为16K,每个用户占用一条SF=8的码道,则可以接入14个用户。 先容iDCA(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特性的背景和概念。 TD-SCDMA(Time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对小区内 干扰采取抑制,对于小区间干扰抑制考虑不足,而现网的大部分干扰来自于小区间的辅 频点干扰。 iDCA 特性主要通过综合考虑邻小区的无线干扰,调整本小区用户资源,达到干扰抑制 的作用。 先容iDCA 特性的应用场景。 iDCA 特性主要应用于以下场景: l RRC(Radio ResourceControl)建立 l 业务建立/修改/释放 l 小区间切换 l 小区内切换 l DCCC(Dynamic ChannelConfiguration Control)及状态迁移 l 小区更新 IDCA与原有DCA的基本原理: TD 系统本身是一个多载频的系统,一个小区内可以配置多个载波;不同小区可以配置 相同的频点。若相邻小区用户在同样的频点上接受服务,就会造成小区间的同频干扰。 现有实现对于时隙/载波排序,CDCA 算法只考虑了本小区的信息,而没有考虑到邻区 干扰对本小区的影响,尤其是下行方面。如果邻区同频的下行发射功率较高,在两个小 区间的用户,其下行干扰将会明显增大,有必要在考虑本小区的功率时,增加对邻区的 功率考虑。一般情况下,一个小区会存在多个邻区,从地理分布上来说,不同的邻区对 本小区的影响是不同的。第一圈邻区对本小区的影响最大,第二圈的邻区相对来说影响 就小很多。在算法设计过程中,只考虑影响最大的那些强邻区。 之前的时隙优先级排序方法中,上行时隙优先级调整方法除了OM 配置外,主要是基于 剩余RU 数的时隙优先级排序策略。由于剩余RU 的多少与上行干扰的大小并无直接关 系,对用户的QOS 以及网络性能的影响也不直观,因此需要增加一种基于干扰的时隙 排序方法。而下行时隙优先级调整,除了OM 配置外,后台配置的策略包括基于剩余 RU 数和基于下行ISCP。由于下行ISCP 由终端测量,测量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偏差;剩 余RU 与下行干扰并无直接关系,因此无法满足减少下行干扰、提高用户QOS 的要求。 所以从干扰抑制的角度来讲,新的方案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优化,上行增加基于上行 ISCP 的时隙/载波调整算法,而由于上/下行码资源占用情况可以间接表征上/下行的干扰 情况,下行TXCP 的大小也可以间接表征下行ISCP 的大小,因而增加基于邻区RU 的 时隙/载波调整算法和基于下行TXCP 的时隙/载波调整算法,且为了更有效地表征上下 行的干扰情况,上/下行码资源的占用数量和下行TXCP 计算时需要考虑强邻区的影响。 先容准FR 特性的背景和概念。 由于现网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网络 的不完全覆盖,仍存在较多的TD-SCDMA 弱覆盖区域、覆盖空洞、覆盖盲区等。如果 终端切换到GSM 网络,则当业务结束后,终端先驻留在GSM 网络。如果TD-SCDMA 信号满足驻留条件,再优选回TD-SCDMA 网络。此过程中需要两次读取系统信息、位 置更新过程,导致掉网时间过长,严重影响用户的接通率和用户感知。 启用准FR(Fast Return)特性后,终端语音业务从TD-SCDMA 网络切换到GSM 网 络,在GSM 业务结束后,直接重选回TD-SCDMA 网络,从而减少掉网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