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TN组网基本模式 1、骨干层 需跨机楼调度的PTN电路主要通过骨干层波分网络进行调度。骨干层PTN调度环主要用于集团专线、零散的IP化基站电路等的跨区转接。 2、汇聚层组网模式: 汇聚层仍按照现网的双跨模型组网,汇聚层节点跨接在两个骨干机楼的汇聚层局端之间组成环状网。 在光缆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首先考虑将同一汇聚区的不同汇聚节点纳入同一汇聚环中组网,以便接入层双归。 同一汇聚局端下挂汇聚环不超过3个,同一汇聚环上的汇聚层节点数量不超过3~4个。同一汇聚节点下挂接入层站点数不宜超过50个。 3、接入层组网模式: 接入层组网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模式: (一) 双归(1): 若干接入点以环形结构同时归属到同一汇聚环上的两个相邻汇聚层节点,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首选此模式; (二) 双归(2): 若干接入点以环形结构同时归属到不同汇聚环,但归属相同汇聚层局端的两个汇聚层节点,两个汇聚层节点间有单独的接入层光纤链路连接,呈完整的环状结构。 (三) 单归:若干接入点以环形单归于某一个汇聚层节点; 接入环的组网模式如下图所示: 接入层组网的模式选择主要根据基站和汇聚层节点的地理分布和光缆条件进行选择。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双归的组网模式。 TD四期单站最大电路数配置26.5Mb/s,同时考虑为未来的LTE预留60Mb/s带宽,则单站带宽为100M,同时为了保证传输质量,PTN接入环上串接的节点数量不宜过多,建议每个接入环上的基站数量不宜超过10个。 二、PTN网中的电路开放原则 PTN作为一种基于分组内核的新型传送网,其电路开放模式与传统的MSTP网络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SDH中电路的配置则是分段进行的,接入环的电路配置与汇聚环的电路配置可以分别考虑。而PTN网络中电路配置是端到端的,即从基站端到最终以2M或GE形式落地,其间是一条完整的链路(LSP/TUNNEL)。此外,SDH的保护倒换是基于环网的保护倒换,而PTN中的保护倒换主要是基于每一条业务的LSP线性保护,同时也支撑LSP的环网保护。 针对PTN网络的新特点与深圳移动的网络特点,特制订PTN网络电路开放原则如下: (一)、电路开放采用端到端配置,各条业务从接入-汇聚-(骨干层)组成一条完整的链路。 (二)、为每个站点的每一条业务单独配置独立的LSP,同一站点开通多条不同业务的,应配置相应数量的LSP。相同局向的多条E1(或多条FE)应视作同一业务,配置在同一LSP内。 (三)、LSP的主备用方向选择原则:应针对每一个接入点的具体情况,统一考虑接入及汇聚环的情况,选择经过节点(含设备与跳纤点)较少,光缆路由较短,安全性较高的链路作为主用LSP,其反方向作为备用LSP。 (四)、主备用LSP的物理路由应尽量分开,避免出现同路由段落,汇聚层环网的东西方向不得出现同路由段落。 (五)、对于优先级较高的业务原则上应该配置主备1:1/1+1方式的LSP保护,以实现对高优先级重要业务的有效保障。 (六)对于一般优先级的业务可以选择配置主备的N:1方式的LSP保护,对一般优先级业务进行共享保护通道带宽的保护。 (七)对于非重要的业务可以选择不配置主备的LSP保护,以节省LSP隧道电路资源。 (八)、IP化基站业务的主备LSP在接入及汇聚层应完全分开,以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接入-汇聚层双归: (九)、由PTN网络承载的少量E1类基站业务、集团客户业务等需通过现有MSTP网络进行转接的业务,应在汇聚层局端所在的骨干机楼就近落地,通过通用端口与骨干调度层MSTP网络互连。此种情况下,主备用LSP宜单归到同一汇聚层局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