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从事过工业自动化行业,后来为了赚点讲课费做零花钱,去几个城市,讲过《工业互联网与工业文明史》这门课,以至于很多人以为我很懂工业互联网(其实我也就是半桶水而已)。 今天早上乐视网的好基友问我,工业 4.0 到底是个啥,本来答应给他单独讲一遍,后来一想,不如整理下材料和思路,一块分享给大家,所以 今天就跟大家谈谈这个神秘的工业 4.0吧 。
先声明,本人只是个常识的搬运工,我说的不一定对,不过是看了很多材料后消化理解的结果而已。事实上,工业4.0就没有标准答案,连德国人自己都没有。
先看三个概念:
工业 1.0
机械化,以蒸汽机为标志,用蒸汽动力动力驱动机器取代人力,从此 手工业从农业分离出来,正式进化为工业 。
工业 2.0
电气化,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用电力驱动机器取代蒸汽动力,从此 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实现分工,工业进入大规模生产时代 。
工业 3.0
自动化,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PC的应用为标志,从此 机器不但接管了人的大部分体力劳动,同时也接管了一部分脑力劳动,工业生产能力也自此超越了人类的消费能力,人类进入了产能过剩时代 。
这三个定义都很学术,你们放心,这是我全文最学术的一段话,后面,我决定老和尚讲故事的方法来给大家讲这个故事。
要理解工业4.0,大家得先看下目前的状况,大家称之为工业3.X,用修真小说的时髦描述,也就是3.0中后期,这种状态叫做 完全的自动化和部分的信息化 。
咱们还得从工厂的业务模式说起。
作为一个工厂,存在的目的只有两个,生产产品,然后卖出去。所以在工业企业中,通常会分为两个大的部门,一个是生产部门,一个是业务部门,前者通过 MES (制造实行系统)管理,后者通过 ERP (管理信息系统)来管理。
这两个系统啥区别呢? ERP 更倾向于财务信息的管理,而 MES 更倾向于生产过程的控制,简单的说, ERP 主要告诉你客户需要生产多少个瓶子,哪天下单,哪天要货,而 MES 主要负责监控和管理生产这些瓶子的每一个步骤和工序如何实现。
在中国工厂的很多车间里,各个生产设备之间、生产设备和控制器之间,都已经基本实现了连通。再牛逼一点的企业里,整个工厂已经通过制造实行系统( MES )连通起来,而业务部门全部通过 ERP 连通起来了。
发现问题了吗? ERP 和 MES 其实并没有连起来!
这两只狼,一只叫产能过剩,一只叫互联网 。
全球性的产能过剩 ,导致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往一款产品卖三十年的做法已经不行了,你跑不快,有的是快的。老罗的锤子手机仅仅晚上线了几个月,就从一款万众期待的爆款,成为了臭大街的过时货, 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了 。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撼动了工业时代的一大基础,信息不对称。工业时代里,因为生产厂家无法低成本的了解每一个客户的需求,所以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就是把需求做多的性能组合到一起,成为一款产品。
比如你想要一双适合你的脚的鞋子,鞋厂是无法知道你的脚多大的,所以只能测量很多人的脚之后,把最集中的尺码分成 40 号, 41 号, 42 号等等,但是如果你的脚偏肥或偏瘦,对不起,概不伺候。
互联网改变了这个局面,人与人,人与厂商,可以低成本的实现连接,从而让每个人的个性需求被放大,人们越来越喜欢个性化的东西。但是个性化的东西需求量没有那么大,这就需要工业企业能够实现小批量的快速生产。
这两只狼,逼迫着传统工业必须做一件事,一件工业社会最不爱做的事,就是快速、小批量、定制化的生产 。
这个时候,先得做点准备工作,就是工业3.0首先要进化为3.X, 所谓工业3.X,其实就是先把ERP和MES等等信息系统彻底打通,让工厂原本的所有信息孤岛实现连通 。这个时候,就从完全的自动化和部分的信息化,进入了完全的自动化和完全的信息化,也就是工业3.0大圆满阶段。
别小看这个过程,单就这一条,也许大家中国就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才能完成。
好了,前面的都是现实问题, 3.0 大圆满之后,大家就要开始科幻烧脑之旅了,大家终于要冲击工业 4.0 了。这个过程中, 3,0 中以及完全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要开始做一件事,就是结婚,生孩子。
这个过程,德国叫工业 4.0 ,美国叫工业互联网,大家工信部称之为两化融合,物联网的脑残粉们把它叫做万物互联。
这里我要说一下,所有的物,如果需要互联沟通时,就有一个问题,说什么语言?说英语、德语、还是四川话?
所以万物互联,必须需要一个专门的通讯协议。
这也是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以及中国的两化融合中国制造2025,这些时髦的名词背后隐藏的核心问题,大家在争这个通讯标准 。美国的互联网世界第一,所以美国人希翼从信息化层降维到自动化层;而德国的机械制造业最强,所以他更希翼从自动化层升格到信息化层;中国嘛,制造业第一大国,互联网第二强国,所以两边都不想跟,打算自己搞个互联网+,也叫中国制造2025。
按照修真小说的习惯,每一个境界都要分成一个小境界,以突显差异和牛逼,我按照这个方法,把工业 4.0 也分成六重天。
工业 4.0 第一重天,智能生产。
之前大家说过,生产设备和管理信息系统也各自连接起来,并且设备和信息系统之间也连接起来了。你有没有觉得还缺点什么?没错,就是 生产的原材料和生产设备还没有连接起来 。
这个时候,大家就需要一个东西,叫做 RFID ,射频识别技术。估计你听不懂,简单来说,这玩意儿就相当于一个二维码,可以自带一些信息,他比二维码牛叉的地方,在于他可以无线通讯。
我还是来描述一个场景,百事可乐的生产车间里,生产线上连续过来了三个瓶子,每个瓶子都自带一个二维码,里面记录着这是为张三、李四和王二麻子定制的可乐。
第一个瓶子走到灌装处时,通过二维码的无线通讯告诉中控室的控制器,说张三喜欢舔一点的,多放糖,然后控制器就告诉灌装机器手,“加二斤白糖!”(张三真倒霉……)。
第二个瓶子过来,说李四是糖尿病,不要糖,控制器就告诉机器手,“这货不要糖!”
第三个瓶子过来,说王二麻子要的是芬达,控制就告诉灌可乐的机械手“你歇会”,再告诉灌芬达的机械手,“你上!”
看到了,多品种、小批量、定制生产,每一灌可乐从你在网上下单的那一刻起,他就是为你定制的,他所有的特性,都是符合你的喜好的。
这就是智能生产。
工业 4.0 第二重天,智能产品。
生产的过程智能化了,那么作为成品的工业产品,也同样可以智能化,这个不难理解,你们看到的什么智能手环、智能自行车、智能跑鞋等等智能硬件都是这个思路。就是把产品作为一个数据采集端,不断的采集用户的数据并上传到云端去,方便用户进行管理。
德美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分歧之一,就是先干智能工厂,还是先搞智能产品 。德国希翼前者,美国希翼后者。至于中国,大家就搞加,还是加这个东西好,正加反加都行,反正能糊弄住大家就行。
工业 4.0 第三重天,生产服务化。
刚才说了,智能产品会不断的采集用户的数据和状态,并上传给厂商, 这个就使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成为可能,向服务收费 。我好多年前在西门子的时候,西门子就提出来向服务收费,当时我觉得这是德国佬拍脑袋想出来的傻×决定,但是现在我才明白这是若干年前就已经开始为工业4.0的生产服务化布局了。你对西门子的印象是什么?冰箱?你个糊涂蛋, 西门子这些年已经悄然并购了多家著名App企业,成为仅次于SAP的欧洲第二大App企业了 。
这个服务是什么呢?比如西门子生产一台高铁的牵引电机,以往就是直接卖一台电机而已,现在这台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不断的把数据传回给西门子的工厂,这样西门子就知道你的电机现在的运行状况,以及什么时候需要检修了。高铁厂商以往是怎么做的?一刀切,定一个时间,到时间了不管该不该修都去修一下,更大家汽车保养没什么差别。现在西门子可以告诉你什么时候需要修什么时候需要养护,你要想知道,对不起,给钱。
再举个例子,智能产品实现后,每一辆汽车都会不断地采集周边的数据,来决定自己的行驶路线,整个运输系统会完全服务化,任何人都不需要再买车,有一天也许自己开车会成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因为设备是智能的,而人确实不可控的。
工业 4.0 第四重天,云工厂。
当工厂的两化融合进一步深入的时候,另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就有要孕育而生了,这就是云工厂。
工厂里的设备现在也是智能的了,他们也在不断地采集自己的数据上传到工业互联网上,此时大家就可以看到,哪些工厂的哪些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哪些是有空闲的。那么这些存在空闲的工厂,就可以出卖自己的生产能力,为其他需要的人去进行生产。
工业 4.0 第五重天,跨界打击。
互联网行业天天说降维打击传统行业,什么GOOGLE小米alibaba乐视,可是我告诉你,当工业4.0进入第五重天时,工业企业的跨界打击将比这些互联网企业猛烈百倍。 这个过程将从根本上撼动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根基,重塑整个商业社会。
举个例子,一个生产手表的厂商,这个表每天贴着你的身体,采集你身体的各项数据,这些数据对于手表厂商也许没啥用,但是对于保险企业就是个金库,这个时候,手表厂商摇身一变,就能成为最好的保险企业。
当自动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时候,跨界竞争将成为一种常态,所有的商业模式都将被重塑。
工业 4.0 大圆满,黑客帝国。
整个工业 4.0 过程,就是自动化和信息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也是用App重新定义世界的过程。
在未来,多元宇宙将在虚拟世界成为现实,一个现实的世界将对应无数个虚拟世界。改变现实世界,虚拟世界会改变;改变虚拟世界,现实世界也会改变。一切都在基于数据被精确的控制当中,人类的大部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将被机器和人工智能所取代,所有当下的经济学原理都将不再试用。
但是有一些东西是不会变的,我相信。
人类的爱、责任、勇敢,对未来和自由的向往,以及永无止境的奋斗。
生生不息。
|